“非常欢迎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的学生,会计信息化方向的学生有多少我们就要多少!”这是大多数合作企业对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毕业生的评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是怎样的一套人才培养模式,频频获得业内专业人士点赞呢?5月23日下午,2023第四届“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走进重庆理工大学,来自全国4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记者,实地打探了该校打造的“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重理工样本”。
2021年全国RPA 财务机器人课程师资培训
创新“霸道总裁”“春秋战国”翻转课堂模式引领中国会计数字化教育改革
据悉,重庆理工大学是全国最早将信息化融入会计、财务方向培养,形成了国内独具特色的“重理工模式”,被评为重庆市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全国目前唯一的“互联网+会计”MPAcc 教育综合改革研究与示范单位,引领中国“互联网+会计”教育综合改革。
2021年全国RPA 财务机器人课程师资培训
作为中国会计数字化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学校积极构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教育体系,从大工程观着眼,通过工文渗透,培养学生会计核算、人文情怀、环保要求、伦理意识等思维。
程平教授在云南大学讲授RPA财务机器人课程
依托国家级多学科交叉研究基地及创新基地,在智慧财会审专业教学改革领域,大胆改革,勇于探索,基于前沿IT技术、项目实践和金课建设三大驱动力,大力推进 “互联网+会计”目标定位的从数据层到应用层的会计数字化科学研究和会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设计了相对比较完备的大数据智能化会计课程体系,开发了100余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教学原型软件系统,实施了“霸道总裁”和“春秋战国”翻转课堂教学方式改革和“以本为本”的课程全过程考核方式改革,提出一套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体现形式为“理论讲解+案例研讨+物理沙盘推演+软件模拟训练与创新”的四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将IT技术深度融合到财会审专业系列课程,让创新教育贯穿于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企业实习等环节,创新引领中国会计数智化教育新模式、新功能、新发展。
打造“人工智能+学科群”推进新工科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
面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重庆理工大学主动作为,把握机遇,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对传统优势学科的赋能作用,促进学科的交叉融合。
围绕人工智能+学科群建设需求,引进培育一批领军人才,着力构建高水平学科交叉型师资队伍。
主动对接国家和重庆市社会需求,逐步完善交叉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加快科研成果反哺教育教学,着力培养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主动服务重庆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构建一批交叉学科平台,产出一批原创性成果。
2019年,在市属高校立项建设的15个市级人工智能+学科群中,学校获批“智能制造”和“智能汽车”首轮市级人工智能+学科群2个,顺利通过终期验收,评价等级均为优秀。2022年,学校获批“智能制造”“智能汽车”“智能会计”“智能仪器”第二轮市级人工智能+学科群4个。
贵州财经大学推广应用重庆理工大学会计数智化实验室平台
坚持协同推进打造交叉融合发展“新引擎”
重庆理工大学坚持开放办学、协同育人,面向经济社会重大需求,深入开展校企、校政、校校合作等。
2018年6月,学校与重庆两江新区合作共建人工智能学院,这是重庆理工大学重点投入和建设的新工科“龙头学院”和产教融合“示范学院”,全力打造有重要国际影响力、有重大产业贡献度、中国一流的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国际研究院、人工智能培训中心和人工智能产业孵化园,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
学校主动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与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主办第三届、第四届亚洲人工智能技术大会,联合承办第二届亚洲人工智能技术大会,聚焦人工智能发展前沿问题,探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条件下教育发展创新的思路和举措。
学校聚焦云会计、大数据、人工智能和RPA等现代IT技术赋能,通过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和人才链四链协同驱动,依托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和会计数智化实验室,推动科教深度融合,全面构建面向财会审专业战略重塑的嵌入式和融合式课程体系,原创编写了全场景驱动的基于业财技一体化的生态教材群。2017年,重庆理工大学率先在中国开展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研究与教育教学改革,编著了中国第一本RPA财务机器人教材(2019年11月)、中国第一本RPA审计机器人开发教材(2021年11月)。这些教材通过与企业合作,科教深度融合,联合研发了模拟教学物理沙盘和课程教学与资源管理平台进行了产品产业化推广,目前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全国近百所院校选用作为会计类专业数智化课程教材。
此外,学校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华数、百度、长安等龙头企业建立了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机器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创新实践基地,打通了学生与工作岗位之间的壁垒。
重庆市财政局局长姜国杰视察会计数智化实验室
坚持全要素整合构建支撑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新工科建设的重点是改革培养模式,实施多维度育人。
重庆理工大学建立跨学科研究生招生机制,明确各方主体在人才培养中的职责与定位;与两江人工智能学院组建研究生培养跨学科联合指导小组和导师团队,形成多学科教师全程参与的协同育人新模式;建立跨学科创新团队激励保障与考核制度,促进学科群交叉创新研究团队的自发形成与发展。
在人工智能研究生和本科生人才培养中开展试点工作,形成了一批跨学科交叉融合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全面推行“全程导师制”,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重构科教融合下的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科研院所/企业的实践优势,完善两段式贯通培养管理,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产创科教”四位一体开放式协同育人新模式。
重庆理工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学校将以第二轮“人工智能+”学科群立项建设为契机,积极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前沿问题,在人才培养中注重多学科交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完全融合、科技前沿与教学完全融合,打通创新发展链条,培养适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人才。推进实施高水平学科建设工程,全力构筑学科“高原”、创建学科“高峰”,引领带动学科建设整体水平提升,助力学校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32 华西制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35 联系邮箱: 920 891 263@qq.com